索羅斯藍籌股.jpg

 

第六篇<全球化投資>第二章-藍籌股魔咒

 

在香港藍籌股的意思就是恆生指數的成分股,目前有50檔股票,在我過去投資港股的經驗當中,發現港股有個特別的現象,就是很多股票進入藍籌股之後股價就無法持續成長了,有的股票甚至會跌出藍籌名單,這樣的現象我們稱之為藍籌股魔咒。

 

這樣的現象我用比較厚黑的角度來看,就是主力莊家把股票炒作到進入藍籌股名單之後,由於會吸引被動型基金的買盤進場,讓股價再推升一段,主力就可以趁機出貨。於是股價就會開始盤跌,先是主力賣出,投行分析師嘴巴喊多,兩手不停的再拋貨,等跌破藍籌範圍後,換被動型基金開始賣,最後是因為聽了投行或投顧老師的建議進場買進的散戶們開始賣,這時股價就開始大跌了!

 

當然上面這是比較投機厚黑一點的想法,為什麼股票上藍籌會出現這種現象,我覺得要從幾個面向去分析,第一種有可能的就是如我上面投機的想法,做假帳把公司弄進藍籌,再把股票倒給被動型基金賺價差。

 

第二種我從公司的產業與營收結構分析,在過往藍籌股名單裡面,單純的科技股、電子股、傳產股是很難在名單裡面待得久的,後面我會舉個例子,是近藍籌之後撐沒多久就被踢出名單了,當然也有進藍籌之後還一直漲的例子,例如騰訊控股(股票代碼:0700)2004IPO以每股3.7元的價格發行,20086月進入藍籌股,股價從13塊一度飆到今年來到200塊的水平,因為它從網路科技公司轉型成為控股公司,就算它有其他競爭對手,但它快速跟進世界潮流的思維,持續的推出新產品,培養用戶使用者習慣,還是讓它保持了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再加上大量的轉投資新興網路、通訊和娛樂產業,以至於今天能有這樣高的股價。

 

在藍籌股的成分股當中,大部分都是金融保險、地產、能源、電信相關的公司,資本額都非常的大,較少有電子股、科技股和一般傳產公司能進入這個成分股當中的,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因為這三種類型,進入市場障礙小,競爭對手眾多,自然毛利就不會高,加上不像地產股或能源股有很多的固定資產,配息穩定,投資法人一般比較偏好這類型的公司,造成它們的股價通常比較穩定,而對於這電子業、科技業、傳產業三種類型則是炒作居多了,當然除非他能像騰訊那般有競爭力。

 

以投資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可以關注那些市值快進藍籌的公司,觀察它的商業模式好複製與否?有無進入障礙?市佔率如何?以及看看公司體質好不好,如果發現不怎麼樣,就可以考慮介入投資了,這類型公司通常都是搭上一波潮流上來的,例如2013年才進入藍籌股的銀河娛樂(股票代碼:0027),是著名的博弈股,他在2013年股價開始狂飆,入藍籌後再漲了一倍,股價從40元飆到了81元,市值一度超過了李嘉誠的長江和記,但經過不到半年的時間,在2014年的1月股價來到高點後就開始急轉直下,從81.15元跌到21.3元,跌幅達73%,我想原因莫過於炒作過度,還有中國開始打奢打貪,才造成銀河股價有這麼大的反差,而同樣是博奕股的金沙中國(股票代碼:1928),它在2012年進入藍籌股,也是在2014年股價見到高點後開始反轉向下,同樣不到3年的時間就玩完了,不過因為估值還是很高的關係,這兩檔目前都還留在藍籌股名單當中。

 

下一個例子則是因為產業變化太快,公司轉型調整太慢所導致的,這個例子是百麗國際(股票代碼:1880),它在1991年成立,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女鞋零售商,它在2010年進入藍籌股,但進入藍籌之後,股價就一直區間盤整,盤整了2年最後在2013年開始走下坡,大股東持股雖然有減少一點,持股對公司還是有控制能力,百麗股價從17.8元掉到現在剩下4.3元,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電商快速興起,企業若還是用過去的思維與生產模式在經營,營收當然每況愈下,百麗這個例子就是進入門檻低,造成競爭對手多,加上公司對市場的嗅覺敏銳度不夠,還在用過去廣鋪實體通路的方式經營,光是租金成本就壓垮了百麗。

 

下一個是我認為最好表現藍籌魔咒的例子,這檔股票叫做富智康集團(股票代碼:2038),是台灣鴻海集團的子公司,它在2005年的2月掛牌上市,上市之後股價就一路往上爬,當時我就覺得,為什麼一家做代工的公司能有這麼高的估值?一直到了2006年,股價上衝的幅度更快了,在06年9月進入了藍籌股,進入之後,股價又漲了一段,一直到同年的11月,股價才開始回檔,這一路以來鴻海集團大概減持了3%的持股,比重不算大。

 

2007年爆出比亞迪大挖腳富智康員工,被挖走400多人,富智康跟比亞迪開始打侵權官司,此舉造成了諾基亞跟摩托羅拉後續的轉單,讓富智康營收大減,又遭逢金融海嘯,股價猶如坐溜滑梯一般的下滑,股價從27元一路跌到海嘯低點只有2元的水平,固然有金融海嘯的作用,但是這跌幅也太大了,當然後面靠著代工蘋果又漲了上去,但股價再也回不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3塊錢的水平盤整,反倒是母公司鴻海股價還能繼續成長。

 

我把近幾年中藍籌魔咒的公司做了一個表格,發現真的很少有公司能進了名單內還能一直成長的,而今年的9月份,又有一家公司進入了藍籌股,這讓我很有興趣研究它的狀況。

 

 

公司名稱

進入藍籌時間

股價開始崩跌時間

是否還在藍籌股

銀河娛樂

2013/6

2014/1

金沙中國

2012/5

2014/1

富智康國際

2006/9

2006/11

恆安國際

2011/6

2015/4

百麗國際

2010/9

2013/2

康師傅控股

2011/12

2014/8

 

它叫做瑞聲科技(股票代碼:2018),主要的業務是做揚聲器、耳機,是世界最大聲學元件製造商,也是蘋果的供應鏈之一,但我看到它的競爭對手崛起,就是歌爾聲學(股票代碼:002241),公司成立在2001年,比瑞聲晚好幾年,做的業務大致跟瑞聲一樣,但營收在2012年已經超越瑞聲,而且我注意到瑞聲的毛利率在下滑,而歌爾在營收成長之下,毛利率還能小幅提升,而且兩家客戶結構相似,都是蘋果和三星的供應鏈,但我從這幾年的趨勢發現,瑞聲的大客戶佔營收比重(分別是蘋果、三星)並沒有顯著的變化,顯見瑞聲並沒有去積極開發其他客戶,尤其當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逐漸萎縮的情況下,後市更不容樂觀。

 

相反的,歌爾就很積極的去打價格戰,切入大陸其他新崛起的手機品牌商的供應鏈,就企業經營成效的角度與產業未來的展望看來,瑞聲的表現就不盡理想了。

 

以我的投資觀點來看,瑞聲的產品技術含量並不是太高,所以競爭者眾多,這類型科技股最大的問題是,很容易被模仿,當競爭者一多,公司的毛利就會下降,長期來看,我認為瑞聲不值得這麼高的市值,所以我決定擇機佈局沽空瑞聲,一方面也是要印證我認為科技股很難在藍籌名單內待的久的想法。

 

於是我開始注意瑞聲科技的股價變化,看有沒有機會從它身上賺一筆,發現它自從9/5號入藍籌股之後,漲沒幾天就跳空一根K棒下跌了,但我不知道原因,於是我就繼續觀察,我發現瑞聲的均線開始向下糾結,五日線穿過十日線跟月線,最後在10/12號,股價連季線都跌破了,個股表現的很疲弱,當時我判斷瑞聲至少會走一波空頭了,但我沒有馬上去沽空它,按照過去我觀察個股走空頭的走勢,下跌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小反彈,而過沒幾天,在10/19號反彈果然出現了,從76.85漲到10/24號最高80.8元,但10/24開高後就一路走低,我想或許反彈高點已經出現了,但我不能確定,畢竟放空的操作上,我沒有什麼經驗。

 

到了隔天25號,我觀察了一個上午,發現瑞聲股價開低走低,應該差不多可以沽空看看,但我沒想到,當我要下單的時候,我發現我最常用的券商居然沒有券可以讓我借來放空,於是我花了一個下午在找可以放空瑞聲的券商,找到之後還要想辦法把錢存過去,這讓人現在身在台灣的我感覺有些不方便,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平時很少去操作融資、融券,要用時才發現問題,於是我錯過一個好的放空機會,當然當時的我也不知道隔天股價是會漲還是跌的。

 

瑞聲股價.jpg

 

於是到了10/26號,剛開始是開低走低,甚至破底,但到午盤的時候,瑞聲開始止跌回升,下午的時候甚至漲回了平盤,我看股價有破底,今天應該不會是波段低點,乾脆在今天放空吧,於是我選了74元的位置放空了10手(註1)。

 

之後走了三天的橫盤整理,終於在11/2號又開始下殺,而且又是破底殺,於是我就放心了,看來這波空頭沒那麼快結束,在看新聞的時候又發現原來瑞聲也在樂視網的欠款名單之內(註2),之後股價又連殺了幾天,一直到了11/9號,美國總統大選,當天所有的股票震幅都很大,瑞聲也不例外,開72元,然後開高走低,一路殺到最低67.05元,最後收69.95元,當時我想,這個跌幅應該只有特定事件才會出現了。

 

選舉過後,隔天全球股市全面反彈,瑞聲從69.95反彈到72.8元,但之後幾天,股價又繼續走弱,一路殺到67元,但是我發現連著2天股價都無法有效跌破67元,很有可能會在這裡做一次的止跌反彈,果不其然,瑞聲開始反彈了,從11/15號開始連漲了3天,到了11/18號,股價一度來到最高74.9元,已經來到我從高點畫下來,下跌趨勢線的位置了,當時我想,那就在加碼沽空瑞聲吧,於是我又掛了5手沽空單在74.5,但當時股價已經從74.9回落到74.3元的位置,我想就掛著等看看吧,說不定等等股價又拉上來了,但是到最後,股價卻是一路往下走,最後收在73.85元,加碼沽空的手數都沒有成交。

 

到了隔天,股價又開始下跌,於是我沒有再掛單,而是繼續的觀察,從11/21號開始,股價就一直的盤跌,於是我也不著急,就慢慢的等吧,當時我預計這一波應該會在63~65元之間找到支撐,也是我的目標回補價位,一直到了12/13號,股價終於跌到了65元的水平。

 

那時候因為我下周就要出國去過聖誕假期了,我一直再考慮要不要回補,但現在也只是剛來到目標的落底水平區間,說不定還有更低點,於是我保守起見,採用分批回補的方式,我先用65.5元先市價單回補了5手,扣掉成本約獲利10%,沒想到我一回補,股價馬上就開始反彈,當天從最低65.35元反彈到最後收在66.9元,震幅達2.3%。

 

當時我心想,不會這麼巧剛好回補到波段低點的位置吧,當時我也沒有想太多,因為手上還有5手還沒回補,於是我隔天就繼續觀察,發現股價居然止穩了,接連幾天股價都在69~67元的水平去走,我想想反正距離我的成本還有一段距離,那就安心出國玩吧。

 

一直到了回台灣後,我發現瑞聲股價漲到70元的水平了,我去查了查瑞聲近期的資料,發現大股東美國資本集團(註3)在12月有大手的買入,融券率也大幅的下降了,我考慮了一下,決定再觀察看看,很可能是外資放聖誕節的影響,如果股價反彈到接近我的成本點我就直接回補吧,沒想到跨了一個年,在1/4號的時候,瑞聲又漲勢再起,當天一開盤就是72塊錢,離我的成本74元只有2塊錢的差距,如果加上手續費跟融券利率,72元差不多就是我的損益平衡點,當下我想這波反彈應該是來真的了,於是我馬上就下了72元5手買單,把沽空部位全數回補,也順利成交了,當天最高一度來到72.85元。

 

到了隔天1/5號,瑞聲居然一早就跳高開出,一度漲到74.5元,不由得慶幸自己經驗判斷正確,閃過了這一波可能被軋空的損失,雖然有一半的部位沒賺到錢,但有一半回補到最低點附近,以第一次沽空來說,我想還算是不錯的經驗吧

 

後記:這是我第一次沽空經驗分享,主要是架構在我認為瑞聲這樣做代工性質的公司是很難在藍籌股裡面待的久的,這次的沽空只是我臨時起意,並不代表我鼓勵投資人去做空股票,這次對瑞聲的沽空對我來說是有些娛樂性質的投資,賺或賠都不會對我的資產產生什麼影響,畢竟作為一個價值型投資人,手上持股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很無趣的,所以才想說用閒置資金來驗證看看自己的想法對不對。

 

對於這些無法持續待在藍籌的公司,我認為依股價的階段去做多或做空都可以賺到錢,像是可以注意一些市值快進藍籌名單且走勢強勁的股票,選擇這些股票做多,等到進入藍籌股之後,被動型基金追買又漲一段後再賣出,接下來可以注意這些股票進入藍籌之後的表現,若開始出現業績表現衰退,公司的負面新聞增多,股價開始呈現空頭排列時,可以考慮進場做沽空的操作,但沽空的操作困難度跟投資成本較高,我還是不建議一般散戶去做沽空的操作,當然如果像我一樣只是小部位投資,想要驗證看看投資的邏輯正不正確,不影響主要投資計畫與生活的狀況下,還是可以做沽空的操作的。

 

註1:瑞聲科技一手是500股。

 

註2:中國網路影片網站樂視網,因為公司發展過快導致資金鏈緊張,樂視開始傳出拖欠供應商貨款,欠債金額達500億人民幣,瑞聲科技也是被拖欠的供應商之一。

 

3:美國資本集團(The Capital Group)1931年成立於洛杉磯,是美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旗下管理約1.4萬億美元的資金。

 

瑞聲成交明細.jpg

arrow
arrow

    香居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