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坦伯頓爵士台灣篇.jpg

第六篇<全球化投資>第一章-初戰台灣市場

 

2016,我正式的開始定居在台灣,依照台灣政府投資移民的規定,來開了間公司,也匯了一筆錢到台灣,當新公司的成立的資本額,剛過來台灣的時間,因為要忙搬家、為新家添購家具、日用品、買車等等,花了很多的時間,直到忙完後,我才有時間開始來處理新公司的事情,我在來台灣之前,透過在香港的朋友,拿到了一家衛生保健用品的商品代理權,我打算來台灣就先搞搞這個生意吧,但總不能我自己一個人搞這些東西,所以我決定上網招人來幫我,也順便找找有沒有人懂台灣市場的,可以幫我更快的了解台灣的股市。

 

在這段期間,我匯來台灣的錢都先轉成定存來保值,因為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讓公司上軌道,而且這筆錢除了放定存我也不知道還能投資什麼,雖然只有1%的年利率,但總好過沒有吧,但是台灣的銀行理專還蠻積極的,一直打電話給我,想要我買些基金、保單之類的商品,不過我在香港的時候已經看過太多人被這些投資銀行所介紹的商品所害的人,所以我對銀行的推銷一直是敬而遠之。

 

直到我招到人之後,我的伙計跟我說,其實我也可以進入台灣的股市投資,但因為受限於我還是外國人,在台灣,外國人要投資台灣股市是很麻煩的,聽說還要找一家保管銀行,把錢放在裡面,還要找一個保證人,我是一個價值型投資人,要我找一家保管銀行不是問題,但要給保管銀行抽這些保管費我就覺得很不划算了,在吸引資金方面,香港的市場還是比台灣市場來的方便,對外來資金也比較友善,外國人在香港開戶買賣股票,手續都很簡便,最後我們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透過本土法人的身分去投資,也就是以公司的名義開證券戶頭。

 

在研究台灣的稅制之後,我發現以法人的身分投資台股還是比較好的,尤其對我這種偏好長期投資的投資人而言,台灣的稅制還蠻複雜的,聽說以個人身分投資拿到的股利還要付一個叫"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費用,難怪台灣很多人都不投資股市,明明台灣有很多高殖利率的股票,這在美國、香港的市場是很少的,而這些公司的股票都是外資在買,因為台灣的平均殖利率在全世界來說算是高的,這點其實是很吸引外資的,然而台灣本地人很少買自己家的優質公司,我一直覺得這樣的現象很弔詭。

 

在券商開好法人戶之後,我回家開始做台灣市場的功課,我想先從我的老本行電腦產業開始研究好了,我最熟悉的就是兩個品牌廠,華碩跟宏碁,來到台灣後會想要關注他們的原因是,9月初的時候,我看到了宏碁發表的超薄新筆電Swift7,厚度不到1公分,重量僅1.1KG,還有實用筆電的Spin系列,既是筆電也可變形成平板使用,這個系列預計售價是299~1199美元,9月份就會在中國、10月份會在歐美地區販售,我看完覺得這次的新產品還蠻不錯的,應該有機會讓宏碁的營收漲一波,但我覺得還是要深入研究一下,於是我開始從世界各個NB大廠的市占率開始研究起,從聯想、惠普、戴爾、蘋果、華碩與宏碁的筆電市占率佔比。

在去年宏碁的市佔率才8.9%,前一名的華碩市佔率是10.31%,在今年2016年第一季,宏碁的表現是優於蘋果,排名上升一個檔次到第五名,但第二季又被蘋果給追過去,我想了想,還是單純比較華碩跟宏碁兩家廠商就好,其他廠商在市佔上差距太大,加上還有其他主力商品,沒有把營收重心放在筆電上。

 

為什麼只拿這2家比較呢,因為他們既在同一個股市,也都用台幣計價,產品性質也相似,分析起來比較有可比性,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兩者在智慧型手機業務的困難是一樣的,無法跟大陸這些手機品牌競爭,華碩在日本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在今年已經慘輸給華為了,在全球出貨量方面,前10名裡面就有7家是中國廠商,華碩與宏碁連前10名都還進不去,在市場大者恆大的法則下,一個產業發展到最後大概只有市占率前5的廠商能存活下來,所以我認為把華碩跟宏碁一起比較是合適的。

 

在營收表現上,兩家公司的全年累積營收都是較去年衰退的,考慮到NB產業正在走一個衰退循環,有這樣的表現是可以理解的,但截至8月份的累積營收成長率的話,華碩的表現還是比宏碁穩一些,去年的EPS的部分,華碩是22.83,宏碁是0.2,累積至今年第二季的話,華碩的EPS11.15,宏碁是0.2,也就是今年宏碁已經賺到去年全年的營收了,而華碩較去年的業績是來的小幅衰退的。

 

在來比較財務比率的部分,華碩的本益比是12.24倍、P/B ratio1.27倍、總市值是2087億、去年全年營收是4723億、毛利率是14.05%、營利率是3.86%、負債比率是49.21%、流動比率是169.14%、應收帳款週轉率為5.77;而宏碁的本益比是43.64倍、P/B ratio 0.68倍、總市值是443億、去年全年營收是2637億、毛利率是9.62%、營業利益率是負0.5%、負債比率是61.65%、流動比率是129.61%、應收帳款週轉率為4.91。

 

從財務數據比較起來,華碩的財務結構是比宏碁來的好的,但如果仔細去分析今年以來兩檔股票的漲幅,華碩是9.1%而宏碁是22.97%,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我想原因就出在其實兩家廠商的性質一樣,產品也差不多,但股價跟市值卻分別差了24倍與4.7倍,營收卻只差了1.79倍、我覺得在NB、PC、平板的產品已經很難有突破性的創新了,未來兩家公司的股價差距應該要越來越小才對,在考慮到宏碁的P/B ratio只有0.68倍,股價也走了5年的空頭,目前看來有止穩的跡象,而反觀華碩的股價是在一個大的箱型區間裡面做來回,我想可以用一種短期投資策略,就是一手買進宏碁,另一手放空華碩,等待兩方差距漸漸的縮小。

 

為什麼想用這樣的策略呢?我有幾個理由,第一點是我蠻看好宏碁這次的新產品、第二點是我認為兩家性質差不多的廠商,營收差距跟市值差距太大,一家華碩市值2087億,一年賺4723億的營收,比值是2.26倍,而宏碁的市值是443億,一年卻有辦法賺2637億,比值是5.95倍,差距就在宏碁的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占營收的比例比華碩高,只要宏碁想辦法調整毛利,降低營業成本跟費用,兩家公司的市值差距應該要很快的縮小才對、第三點是在我看來宏碁是有機會轉虧為盈的公司,而華碩則要面臨因為PC、NB、平板及智慧型手機市場開始出現衰退,進而壓低對獲利成長的預期,在股市來講,沒有成長意味的就是衰退,那一手做多、一手放空的策略就可以形成互補,用股價空間與企業清算價值的概念來看,宏碁在10元的水平有明顯的強力支撐,一方面也是因為該公司的清算價值已大於市值,以帳面價值來還原宏碁的價值應該要值21元,價差6.5元,華碩每股帳面價值是220元,市價是280元,價差60元,在整個產業衰退的假設下,市值大於帳面價值的華碩,股價應該要往帳面價值去靠攏,而相對的,已經超跌的宏碁,股價應該要漲回每股帳面價值的水準,採用這個策略要賺的就是雙方價差收斂的部分

 

在考慮到NB及PC市場還在繼續衰退的情況下,採用這樣的策略是相對保險的,因為就算宏碁未來股價因為產業衰退,還是沒有辦法上來,放空華碩的部位,因為產業衰退,是有利潤可以彌補宏碁的損失,達到減少損失或損益兩平的效果,那如果整個產業景氣好轉呢?那市值低的宏碁理論上會比華碩更有股價成長的爆發力,在兩邊相同金額投入的狀況下,我相信這樣的策略能帶來不錯的成效!

 

當然我也給自己的策略設定了一個時間,如果到年底宏碁還是沒辦法繳出一張好的成績單,我就會終止這個策略,因為這代表我第一個理由已經錯了,市場並不喜歡宏碁的新產品,宏碁下修風險會增高,而華碩可能還是維持在280元附近的水平,繼續採用這個策略的效益不大,我會選擇把資金轉往更有較高預期報酬的地方投資,這筆投資在時間上會被我定義為較短期的投資,我會選擇放入較少的資金進去。

 

於是我在9月的時候,分批買進40張宏碁,平均成本在14.7元,放空了華碩2張,平均成本在281元,接下來就等看看到了年底,宏碁能不能有好的表現了。

 

下章待續…

 

後記:這是我在台灣股市的第一筆投資,是屬於短線性質的投資,基本上我對NB及PC產業長期展望還是比較悲觀的,但宏碁去年股價幾度來到10元的水平,都撐住了沒有跌破,我估計要跌破也不容易,加上這次的新產品還蠻不錯的,用比較少的資金配合策略來投資看看,希望能有所收穫!

 

關於華碩的新產品Zenbo,智慧居家機器人,我認為這個產品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以目前華碩推出的功能來看,我認為真的會買的人很少很少,因為這個機器人功能還不夠全面且聰明,語音辨識的能力不夠好,沒有雙手的設計固然可愛,但也少了很多可能性,當然如果未來這個Zenbo進化到可以打掃煮飯開門,或許銷量就會很不錯,但目前為止我認為還只是個實驗性產品。

arrow
arrow

    香居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