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anagers.jpg

 

 

談公司經理人的重要

 

 

會讓我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來自於去年"格力電器"(股票代碼:000651)的臨時股東會事件,時任格力的董事長董明珠女士,在股東會上對股東發飆,一切的事件起因於格力電器在2016年五月宣布跨足新能源汽車行業,同年八月,格力宣布以130億元的價格發行股份,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要把珠海銀隆變成格力的全資子公司。

 

但10月底,格力開股東臨時會,中小股東否決了收購銀隆並募集資金的提案,因為股東們質疑珠海銀隆的估值過高而格力電器的增資發行價太低,因而抵制該提案通過,為此董明珠不惜跟股東撕破臉說:

 

「我五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樣?」、「格力沒有虧待你們,上市公司有哪幾家這樣給你們分紅?」。

 

事實上,董明珠的確把格力發展得很好,她是從格力的底層業務員做起的,一步步爬到董事長的位置,她所領導的格力電器在1995年到2005年,在中國的空調市占率都是第一名,這樣的一個經理人理論上能力應該是很好才對,那怎麼會發生經理人在股東會上跟股東吵架的事情呢?

 

大家都知道,好的經理人可以帶領公司成長,從這個角度來看,董明珠無疑是一個很成功的企業家,她以自己作為格力的形象廣告,出席任何場合都會力推自己家的產品,董明珠的確是一個中國女企業家的典範,她也在2017年拿到了富比世中國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的第一名,這些殊榮都證明了她的確是一個有能力與有幹勁的企業家,既然她有能力,那股東應該相信她才是,為什麼會因為一個增資併購案撕破臉呢?

 

這要先從董明珠帶領的格力轉型做小家電與手機說起,原本在空調事業非常成功的格力,在董明珠追求擴張下,開始開發小家電與手機,也成功的推出了產品,董明珠甚至自己跳下來當自家產品的代言人,但產品卻賣得不好,格力營收的增長開始出現疑慮,這也埋下了中小股東對其不信任的導火線◦

 

而這個導火線在這次格力的臨時股東會上徹底引爆了,原本購買珠海銀隆是董明珠想要多角化跨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個關鍵跳板,但因為這次的增資案當中的員工認股計畫,的確有高估銀隆價值又低估格力的發行價的狀況,所以這次中小股東一致的反對也就沒那麼意外了,事實上這次的增資案董明珠個人就出資9.37億元人民幣,佔員工認股計畫的39%,如果增資案通過,董明珠名下的股份就會超過格力的第五大股東中央匯金◦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次的計畫其實是董明珠策畫一石二鳥的計謀,既可以買下珠海銀隆完成戰略上的布局,又可以增加她對格力的控制力,在國企體制下的格力,官股有超過50%的股權,政府是可以輕易的替換掉她的位置的,所以身為國企的經理人,要處理的不只跟中小散戶股東的關係,更要處理好的是與政府的關係◦

 

但董明珠在這次的員工認股計畫上做錯了二件事,第一件就是身為公司董事長居然也參與員工認股,這於理來講說不過去(董明珠甚至為了合法參與員工認股,讓珠海市政府免去了她在上層控股公司格力集團的董事長職位),再加上格力員工認股是一個非公開的募資行為,若是讓此增資案通過,則是變相的減弱其他中小股東的股權,中小股東當然不願意,第二就是高估珠海銀隆的估值與低估格力的發行價,這是最直接的問題,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格力這些高層想靠著這次的收購案以低廉的價格大幅增加持股,這些都是導致格力這次臨時股東會這麼火爆的原因◦

 

如果問筆者說董明珠是不是一個好的經理人,我會回答:「還不夠好」,她的確帶領著格力走向了一個高峰,但也因為她的行事風格,注定了會是一個爭議很多的經理人,我把董明珠的特質做了一個整理◦

 

(1).強勢霸氣

(2).永不認錯

(3).率性直白

(4).有自信

(5).決斷力強

(6).有原則

(7).執行力強

 

她的人格特質與不認輸的性格的確反轉了格力之前困窘的處境,她甚至在公開場合上說過:「小米就是賊,是小偷集團」,她強調格力的手機是中國製造、中國創造,其實就外國人的角度而言,不管是小米還是格力其實都是山寨,當然市場就是這樣,有高毛利有錢賺的產品就會有人爭相模仿搶著做,這樣的商業競爭對消費者來說是好的,董明珠致力於讓中國人也認同自己國家製造的品牌,我覺得這沒有錯,方向也是對的,如果連自己國內的市場消費者都無法認同公司的產品,那要怎麼銷到國外呢?

 

但我覺得董明珠的缺點在於個性強勢過頭了,她對待員工、下游經銷商都是很強勢的,但也是因為她的強勢,讓格力進軍海外市場失敗,她的自信與不認錯的性格,造成了原本被股東視為功臣的董明珠,變成一個罪人,她認為她做的所有事都是能為公司帶來好的結果的,這10多年來成功的經驗已經讓她自信到忘了要謙虛,也是因為前面的這些成功,配合她強勢獨斷的風格,讓她必須得獨力撐起經營好格力的責任,當格力的手機失敗,股東第一個責問的一定是董明珠,因為所有決定都是她下的◦

 

筆者認為董明珠是一個好的開拓者,但不適合做一個溝通協調者,董明珠是一個典型的高壓式領導者,以董明珠這樣的經理人性格,的確能在企業發展初期開拓出市場,但是當企業來到了一個產品發展的熟成期要步入衰退期的時候,多數的企業會選擇轉型做多角化經營,但她這樣的性格容易決定好一個方向以後就衝得很快,不考慮後果,因為她對自己能成功很有自信,即使到最後失敗了也不會認錯,她會繼續在拚,這樣的性格的確能做出一番成績,但是對於格力這種國企來說,董明珠的行事風格會讓她的地位岌岌可危,也會讓公司經理人與股東的關係惡化,從這次格力臨時股東會上,董明珠對股東的嗆聲,不難發現,在董明珠的意識裡,把格力之所以會成功的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了,而股東作為出資者在她眼裡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一家公司的成功,筆者認為功勞要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員工、經理人、股東,在一般的企業中,經理人是股東推選出來的,而董明珠忘了自己也是被選出來的,是因為股東認為她有能力管理經營好格力,所以才選她當董事長,以她自己的股份站公司的比重來說,如果大家都不支持她,她想當這個董事長是不可能的,所以股東的功勞就是選任出一個適合的經理人,並且相信她、支持她,如董明珠這樣的作為,筆者認為是有些自大了◦

 

離開格力這個主題,回到一般企業經理人來說,筆者認為一個經理人除了要有自信、有能力、有執行力與判斷力之外,還要有承認錯誤與失敗的勇氣,筆者今年在鴻海的尾牙新聞當中,看到了董事長郭台銘居然會為了業績首度衰退而公開的跟股東與員工致歉,其實筆者認為郭台銘與董明珠在行事風格上有很多相近之處,一樣有自信、敢衝、敢拚、很有決斷力跟執行力,但不一樣的是,郭台銘是權威型的領導者,處世較為圓滑,知道合縱連橫,更懂得為自己的失敗與錯誤負責,這些特質在對經理人來說是很難得的,大多數的經理人不是像董明珠這樣過於有衝勁,不然就是做事穩紮穩打,絕不輕易有大動作,講話也很小心,在筆者看來,過於激進跟過於保守都不好,最好的是能該衝的時候果斷衝,該保守與謙虛的時候謙虛,這才是能長久帶領公司經營的更好的經理人◦

其實郭台銘有必要道歉嗎?我們看一下鴻海去年營收4.3兆台幣,事實上公司還是賺錢的,只是這是20年來鴻海首度出現營收沒有成長,沒有成長不代表公司不賺錢,只代表沒有比過去賺錢罷了,作為經理人郭台銘很勇敢地承認說自己領導無方,事實上,又有多少上市櫃公司經理人面臨成長衰退或是營業虧損的時候,勇敢承認自己"領導無方"呢?

 

因此筆者認為這樣的特質是很難得的,依筆者觀察,一個好的經理人,能帶領企業邁向成功的經理人通常有以下10個特徵:

 

(1).有自信

(2).有企圖心

(3).誠信正直

(4).有正確的判斷力與執行力且勇於做決定

(5).知人善用的能力

(6).有獨立思考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7).跟人溝通的能力

(8).豐富的國際觀

(9).高績效的領導風格

(10).有魅力

 

而對我們這些中小股東來說,要怎麼判斷公司經理人有沒有以上的特質呢?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強的公司,500強以外還是有很多賺錢的好公司的,這些公司媒體不會這麼關注,董事長的名字也乏人問津,google也找不太到相關的資料,筆者提供以下方法讓投資人能更認識經理人:

 

(1).參與股東會:通常股東會是經理人一定會到場的時候,中間也有提問的環節,投資人可以透過發問和經理人的對答之間,對經理人的特質有相當的認識◦

(2).去認識詢問該公司工作的員工、主管,對於公司的看法,往往會有最獨到的見解◦

 

評估經理人的能力是投資中重要的一環,目前投資人的評價方式,普遍都還是以看成績給分數為主,營收轉好了或成長了,就代表這個公司的經理人領導有方,這個方式很方便也很直接,但這個方式忽略了很多潛在的風險,對於投資,我們要盡可能的多方考量,才能對自己的投資有足夠的了解與信心◦

 

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筆者想說再找個例子來分享,但又要台灣股民比較熟悉的,於是在我搜尋之下,我找到了這檔股票,也是一個有趣的例子,國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327),這家公司在1993年上市,但卻在1994~1998年之間連續的辦理現金增資,現在回來看那時的股價都在高檔,如果當國巨的股東應該很痛苦,因為這家公司在股價高位的時候,辦的不是減資而是增資,殊不知接下來的10年股價會一落千丈,而且公司增資去投資的很多都是跟本業無關的事情,這讓國巨的董事長陳泰銘在投資圈聲名狼藉,而國巨在2011年,陳泰銘與第一大外資股東,聯合搞了一家控股公司,要回過頭來完全收購國巨,在當時台灣有很多輿論反對,所以政府也就駁回了國巨的這個併購案,當然以台灣的法律來說,這個收購其實是合法的,只是台灣的國情比較偏向「人治」而不是「法治」◦

 

而筆者今天要討論的是陳泰銘這個經理人的行為,高位的時候增資,低位的時候做收購公司的動作,這完全就是忽視小股東的權利,若小股東都不參與公司的這些增資行為,其佔公司的股份將會縮水,這位經理人完全沒公平對待中小股東的權益,如果經理人預期公司要大賺了,而想要吃獨食,才收購股份,這是很不道德的,同理,如果經理人預期公司要衰退走下坡了,就開始大肆的增資,也是很不道德的,作為經理人理論上會比投資人更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與前景,既然上市櫃籌資了,就代表公司需要資本市場的資金來擴產,但資本市產不該是讓這些經理人上下其手的地方,投資人相信經理人相信公司才願意投資這家公司的,如果身為一個經理人,你明知道公司要轉好or轉壞,就刻意的去做股權操作,坑殺其他股東,這是很不道德的◦

 

這種操作股權的經理人每個資本市場都有,作為價值投資者的我們,要注意這些經理人過往的紀錄,雖然沒有有效的方法能避免這種坑殺方式,但我們可以依據股價估值的高低,來做要不要參與增減資的判斷,與到底要不要從這檔股票完全的出清退場,而對這些已經有紀錄的不良經理人,不管公司在營收多漂亮或是財務數據再好,都是不碰為佳,這類的公司股票震幅通常會很大,吸引投資人注意,因為經理人的心思不是在想怎麼把公司做好賺更多的錢,他們是在想怎麼樣從資本市場的投資人身上騙走更多的錢,各位投資朋友們,對待這種經理人所經營的公司,我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arrow
arrow

    香居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